除了从“教义”上来反对三阶教外,还有对三阶教人进行恶毒咒骂的。如唐临《冥报记》卷里说信行等人死后,堕入“地狱”,变做“乌龟”。怀信的《释门自镜录》卷上说信行死后变成了“遍身是口”的大蛇及三阶禅师被神鞭打。
三阶教虽然遭到统治者的禁断和正统的佛教徒的围攻,但它在民间仍暗中秘密流行。由此可见,一种思想的产生和流传自有其相应的社会基础,单凭粗暴的政治禁毁和简单的谩骂攻击是不能阻止它的传播的。
五、佛教各宗派的融合[58]
隋唐佛教各宗派虽说歧义杂陈,但它们毕竟是在同一棵树上结出来的果子,所谓万法归宗,其实质还是一致的。
隋唐佛教宗派多讲心性之学。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后,创立了法相唯识宗,介绍了万物唯识所变的主张,推动了其他宗派对于心性问题的探讨研究。“明心见性”、“即心成佛”、“知心为体”、“性体圆融”、“无情有性”等,论说纷纭,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心性论。而止恶从善,排除欲望,发明本心,是各宗心性学说的基调。唐代几个重要宗派的学说,都可谓是心性之学。如天台宗著名学者湛然提出“无情有性”说,宣扬没有生命的东西(“无情”)也有佛性。这比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说法更为彻底,把成佛的范围无限地扩大了。再如禅宗倡导“净性自悟”说,认为人的本性、本心都是清净的,一个人只要认识本性、本心就是解脱。由于人的自心本性是清净的,因此一切事物也都在自性中。禅宗以心性论为核心,把心性论和本体论、成佛论结合起来,是对心性论的重大发展,对宋明理学也有深远影响。